20220422 澎湖西嶼鄉下半島
從明末清初直到二戰為止
西嶼南部曾是軍事重地
以前的軍事重地變成了觀光古堡
疫情期間不能出國
台灣各地發掘出不少"類出國"的觀光景點
西嶼鄉就有兩個
澎湖版馬爾地夫&西嶼小希臘
西嶼鄉的南部旅遊路線
五孔頂
清光緒年間 在西嶼建設了五砲台
營地在這座山裡面 向西北開五個四角窗
遠晀內灣外港等敵情之用
居民就稱這裡為"五孔頂"
正午時分爬登山步道還真是考驗耐力
一大片的草原
我和志宏的對話是
如果有水 我們可以在這裡野營
涼亭裡還真舒服
志宏二話不說 先躺下休息一下
怎麼找不到五孔頂碉堡??
走過草皮轉個彎
碉堡還真在這座山裡面(地底下)
順著山勢而下約50公尺長的駐兵營地
五孔頂面對的是赤馬漁港
赤馬漁港的地標
牛心山 又稱"魔鬼山"
玄武岩方山地形
長時間海蝕和風化 如同牛心的外型
夏天四周長滿成簇的天人菊
不少人將牛心山當背景和天人菊近拍
變成流行的網紅照
西嶼彈藥本庫(銅牆鐵壁)
開放時間: 星期三~星期日
09:00~12:00 14:00~17:00
公休日: 星期一二及國定假日
需購票入場
日治初期的軍事建築
存放彈藥的地方
澎湖重要的軍事文化設施
顯示日治時期營造技術的特色
對於建築史的價值極高
原監視衛舍
土窟式清涼彈藥庫
地面上建築物
外牆由石牆疊砌
內牆是木板牆及防潮用高架木地板
屋架用角鋼和鋼架等構造
2010年開始大型的修復工程
這是拆卸的原件展示
洞窟式彈藥庫(銅牆鐵壁)
雙層的大門
洞窟式單窟乾燥彈藥庫
純銅的牆面徹底隔絕電磁脈衝和濕氣
單窟式為測試彈藥的地方
牆上能看見許多彈痕
洞窟式雙窟乾燥彈藥庫
單窟彈藥庫是角形屋頂
時間久了會漏水
第三代彈藥庫
雙窟彈藥庫改良成圓弧形屋頂
存放彈藥之用
西嶼東台
光緒15年(1889年)完工啟用
歷經日治時代和二戰
1941年宣告東砲台退役
雖然不再具有火炮防禦功能
當時的炮台保存至今
1992年改為國定古蹟
內垵南漁港
寧靜 幾乎不見觀光客的小漁港
這裡的特色是有彩色的消波塊
爬上去不太容易
爬上去請小心 不管跌哪邊都危險
西嶼西台
開放時間: 08:00~16:30
需購票入場
又稱"西台古堡"
明朝末年設置砲台
清康熙及光緒年間先後改建的軍事建築
澎湖縣內保存最完整和最大規模的古砲台
"西嶼西台"四個字是李鴻章親筆題字
目前為國定古蹟
西台堡壘全部在玄武岩層內
山字形寬廣的隧道 牆垣堅厚
營舍以圓拱甬道組成
裡面建有貯彈室、指揮所等
西嶼古堡當年擁有最先進的大砲四門
現在看到的大砲是仿品
不過看到了還是很逼真
外垵餌砲
二戰時日軍為誤導美國空軍轟炸
用水泥蓋了一座假大砲
達到誘敵和欺敵的目的
餌砲是特殊且稀少的軍事設施
不僅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也反映出<外垵>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三仙塔
早期外垵村以漁業為生
男性經常發生船難
依照溫府王爺指示
在東西山頭各別建造三座石塔
達到男女齊壽的目的
外垵漁港(西嶼小希臘)
早上8點多天色不是很好
直說好可惜 不能看到美景
中午時分陽光燦爛特別又跑來一趟
整排白色房子的海灣+海水正藍
彷彿置身希臘的聖托里尼
陽光燦爛下的美景
夕陽時分 相信又有另一種美景
漁翁島燈塔
開放時間: 09:00~17:00
星期一內部整理不予開放
旁邊仍是軍營
汽機車請停外面再走進去
1778年興建為七級石塔
1875年重建新式鐵造燈塔
三尊鑄鐵霧砲
1915年將周遭所有建築物全部漆成白色
1992年漁翁島燈塔列為國定古蹟
周遭範圍列為古蹟公園 開放民眾參觀
左邊好像是母鴿子
不知道是在孵蛋還是準備生蛋
一動也不動
逛完了澎湖本島四鄉景點
帶大家去看看我們在澎湖吃什麼
除了小卷麵線外
澎湖還有很多好吃的餐點喔
--->>澎湖馬公<32家小吃美食>總整理
--->>澎湖馬公<異國料理+餐廳>系列
--->>澎湖<湖西&白沙&西嶼>美食分享
--->>澎湖馬公<市區~南環>戶外景點總整理
--->>澎湖馬公<躲雨>室內景點總整理
--->>澎湖本島旅遊美食介紹
--->>澎湖各離島交通船資訊+旅遊美食介紹